“最美家风+”,加出社会治理新风貌

这里是广告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李坤晟、商意盈)12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最美家风+”,加出社会治理新风貌——浙江南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扬新家风,推动乡风企风校风政风建设》的报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2017年开始,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在全区广泛开展“最美家风+”建设活动,通过立家规、传家训、扬家风,推动乡风、企风、校风、政风建设。三年来,家风孝善好家庭、政风清德好班子、企风诚信好公司、校风淳厚好学堂、乡风和谐好村庄已成南浔品牌。

  把家风晒出来

  “户名:刘水金。家风家训: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户名:陈安财。家风家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黛墙青瓦,小桥流水人家。太湖南畔陈塔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家风、家训的铭牌。

  “这家三代都出教师。他们的家训是‘学高为师’。”站在村民陈安财家门前,村党总支书记杨根明向记者介绍。

  67岁的息塘村村民何如荣的家风家训是“上要尊老,下要爱幼”。何家堂屋的一面墙上,除了家风家训的剪贴画,还有7张生活照片。照片中一家六口其乐融融。

  在南浔区的各个乡镇,家风文化长廊、家风馆、家风主题公园与家家户户门前晒出来的家风家训相映成趣。

  “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旺竹墩。”在菱湖镇竹墩村的乡贤文化馆内,沈葆桢的“义”、沈伦的“廉”、沈尹默的“节”……当地古代乡贤名人的家风故事按照“忠、孝、悌、善、德、信、勤、俭”等分类提炼。

  在双林镇向阳村的档案室里,435户家庭档案全都存录了家风家训。向阳村党总支书记杨祥春希望100年后,子孙后代都能铭记祖辈的家风家训。

  不只是乡村,在城镇社区,晒家风家训也成为风尚。

  “我们每月有‘至美学生’评比,同学们上台讲自己的家风家训。”南浔实验小学508班班主任金风说。

  “学校开设了家风课,同学们写家风、晒家风,家风栏每月更新一次。”“中国好人”、善琏镇花林小学党支部书记钱小英说。

  “家风家训代代传,家庭美德人人扬”,自2017年以来,南浔区以“寻找家风孝善好家庭”为重点,开展了家风家训征集、最美系列寻找、“五美庭院”建设等系列活动。全区涌现全国最美家庭、浙江省最美家庭、省级书香家庭等各级各类示范家庭近两百个。

  家风好,民心顺

  “如果不是村里搞家风评比,我都不知道家里没全家福。”指着墙上那张三世同堂的大照片,何如荣感慨。

  “有的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村委会根据每家每户的特点帮他们总结家风家训。”陈塔村党总支书记杨根明说。

  南浔“最美家风+”建设,既是当地党委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抓手,也为百姓带来了“获得感”。

  息塘村村民何月龙爱好空间设计。从部队转业的他发现,这两年息塘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很多。

  前年,善琏镇港南村村民俞丹萍家里养的5只鸡“不翼而飞”。“现在风气好了,养鸡也放心了。”俞丹萍说。

  何月龙坦言:“把家风贴出来,有鞭策督促作用。”

  75岁的善琏镇窑里村村民邱小毛观点相似:“村里人走来走去都看得见,贴在门上有约束。”

  在南浔镇增山社区,529户人家,每户都晒出家风家训,22个楼道被重点美化。记者走进楼道,清楚看见每个门牌号对应的家风家训。

  “晒家风,有监督作用。老小区没有物业保安,但车也不乱停。”居民沈水林说。

  正跟他聊天的居民王新荣接茬道:“环境好了,习惯也好了。以前在小区绿地上种菜的都有。”

  沈水林和王新荣坐的石凳上,有一层用胶带固定的海绵。社区书记钱国英说,小区里有热心人担心冬天小区的石凳老人坐着太凉,便主动给石凳加了“冬衣”。

  当地作家朱惠新常去中小学开家风主题讲座。他对记者说:“刚开始有人不以为然,但大家慢慢意识到家风是个好东西,就支持了。”

  南浔人欣喜身边的变化,也在各自的生活中认识到家风的意义。

  “子孝父严、母慈媳敬、兄友弟恭、家道始兴”,在向阳村,从河南信阳远嫁而来的张梦感慨夫家的好家风。作为孙媳妇,张梦和家人一起悉心照顾两次中风的爷爷。

  在晒出家风家训的门前,她抱着一岁的孩子对记者说:“邻里之间相处得好,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对我们小的也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我们应该把孝道传递下去。”

这里是广告,联系QQ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