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西安市大明宫中学的老师耐心地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进行考前心理辅导,指导学生消除焦虑心理,轻松应对高考。 本报记者 杜玮摄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今年,我省有27.1万多名考生将走进高考考场。
历得十年寒窗苦,正是蟾宫折桂时。在高考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两位经历过高考的“老考生”。他们回忆了自己当年的高考故事,讲述了不同年代的高考经历,希望对即将走上考场的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魏进家
祝同学们考上心仪的大学
又是一年高考季。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魏进家教授仍然记得自己当年高考的经历。他告诫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除了考前认真准备外,考场上一定要认真仔细答题,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并祝同学们考上心仪的大学。
魏进家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0年,18岁的魏进家步入高考考场。“那时的高考,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个班能过重点线的人寥寥无几。”尽管是“学霸”,魏进家说高考时自己也十分紧张。
考前,魏进家准备了一支新钢笔,谁知却在第一场考语文的时候出现了意外。钢笔出水很不流畅,写出的字迹也越来越淡。
“好在当时考场都会准备一瓶墨水放在讲台上,我去吸了墨水,继续写考卷,可是字迹却仍然断断续续。”炎热的7月,魏进家大汗涔涔。后来,老师把墨水瓶直接放到他的课桌上,让他边蘸墨水边写,终于在考试结束前完成了答卷。但可想而知,成绩并不理想。
首科失利,也影响了后面的发挥。说起这件事,魏进家感到非常遗憾。
那时,高考结束后第二天就会发下答案,考生们参照答案估算分数,再填报志愿。魏进家第一志愿填报了西安交通大学。
说起专业的选择,魏进家说偶然性也挺大的。当时,他很想选择自己擅长的物理专业,但因为考试时紧张,把物理最后一道题想得太复杂,反而做错了,没有考出理想的分数,倒是化学发挥出色。“那时网络还没普及,家人师长也没啥经验。我觉得如果报考了应用物理专业,还要看物理单科成绩,所以根据自己考得较好的化学成绩,选择了与化学有关的化工机械专业。”
魏进家还清楚地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情景。“邮递员把通知书送来,我们都去村口取,取完后兴奋地奔回家里。打开通知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祝福语,随后有一段学校的介绍,介绍里提到了西安交大是全国综合排名第五、理工科排名第二的高校。”看到这些,魏进家十分欣喜,没想到机缘巧合来到了这样的好学校。
在西安交大读完本硕博,魏进家选择去日本留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回到西安交大教书育人,至今在母校学习和工作已经近30年。
“如今的高考,题型更加灵活,死记硬背已无用武之地了,重要的是要学会做题的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魏进家认为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最重要,其次做题要注重方法。他不提倡“题海”战术,而是主张要系统地梳理题型,因为每一道习题都逃不出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点,熟悉了所有“套路”和题型,再用习题去印证,就会很好地掌握考试知识。
临近高考了,魏进家希望备战高考的学子充分准备、认真细致、考出水平,考上自己心仪的高校和专业。
欧阳洁
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教师欧阳洁仍然能回忆起40多年前参加高考时的许多细节。
漫卷诗书喜欲狂,这几乎是1977年恢复高考时那一代人心情的写照。4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几乎都已年过花甲。40多年前,一场不同寻常的考试,改变了几十万人的命运。如今,高考也不再是“独木桥”,通往成才的路越来越宽广。欧阳洁说,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并不代表以后的人生就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人要走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一定要靠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
那年,还是插队知青的欧阳洁和其他知青一样,被恢复高考的消息振奋了。“那时的学习时间非常珍贵,我们根本没有正常的作息,学困了就睡一会儿,醒来继续学。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不久,没有复习多长时间的考生便兴奋又忙乱地走进考场。”欧阳洁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接到高考通知后,她和其他知青一起,抱着书本,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埋头苦读,鼻孔都被熏得黑黑的。
从插队的地方到镇上的考场有20多里路, 高考那几天,欧阳洁和其他知青背着干粮,披星戴月地就上路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60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050088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310000300008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沪)字00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06号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5056666 Copyright © 2002-2027 中国培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8888XXX8